Shopee 平台在计算和展示销量时,主要遵循以下几条核心规则,这些规则会影响卖家在卖家中心看到的数据以及买家在商品详情页看到的信息:
一、 核心计算对象:已付款订单 (Paid Orders)
这是 Shopee 销量计算的基石。
规则: 只有当一个订单的所有商品都成功完成付款后,这个订单才会被计入“销量”。
影响:
买家下单但未付款的订单,不会计入销量。
成功付款的订单,无论后续是否发生取消、退货、退款,在付款成功的那个时间点,它已经被计入了销量数据。
二、 数据统计维度与时间范围
Shopee 卖家中心提供的销量数据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可以自定义时间范围。
维度:
商品维度: 单个商品的销量(通常是累计销量,即“已售出”数量)。
店铺维度: 整个店铺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总订单量和总销售额。
站点维度: 如果你在多个国家/地区销售,可以按不同站点(如马来西亚站、泰国站)查看销量。
渠道维度: 分析来自不同流量渠道(如 Shopee Ads、自然搜索、站外引流)的销量贡献。
活动维度: 统计参与特定促销活动(如 9.9 大促)带来的销量。
时间范围:
卖家中心通常允许选择预设的时间范围(如过去 7 天、过去 30 天、本月、上月)或自定义日期范围。
报表中的数据会根据你选择的时间范围进行聚合。
三、 买家端“已售出”数量的计算
买家在商品详情页看到的“已售出 X 件”是一个累计销量的显示。
规则: 这个数字是该商品自上架以来,所有成功付款订单的总和。
特点:
累加值: 它是一个持续增长的数字,反映了商品的长期受欢迎程度。
不直接扣减: 通常情况下,即使商品发生退货退款,该商品的历史累计“已售出”数字不会直接减少。Shopee 的目的是展示商品的市场表现,而不是实时库存的已售数量。
可能存在延迟: 平台更新“已售出”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不会实时到秒。
四、 报表中的区分(毛销量 vs 净销量)
在卖家中心的详细报表中,可能会区分不同的销量概念:
毛销售额/毛销量 (Gross Sales): 指所有已付款订单的总金额/总数量。
净销售额/净销量 (Net Sales): 指毛销售额扣除退货退款金额/数量后的最终销售额/销量。这个数字更能反映实际的收入和完成的交易。
已完成订单 (Completed Orders): 指买家已确认收货的订单,这代表交易已完全闭环。
五、 特定场景下的销量计算考量
订单拆分: 如果一个订单包含多个商品,并且其中部分商品在不同仓库发货,或者因缺货等原因分批发货,只要该订单整体成功付款,就计入一次订单销量。但具体的商品销量会累加到每个对应的商品上。
优惠券/折扣的影响: 优惠券或平台折扣会影响销售额,但通常订单量的计算不受影响(即使用了优惠券的订单,仍然算一个订单)。
退货退款: 发生退货退款时,订单量可能不会立即减少,但销售额会相应扣减(体现在净销售额中)。有时,如果退货流程非常复杂,可能会影响报表的实时更新。
总结 Shopee 销量取数的核心:
以“已付款订单”为基础。
买家看到的“已售出”是历史累计值。
卖家中心提供多维度、多时间范围的数据分析,并区分毛销量/净销量。
数据更新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
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卖家更准确地解读数据,制定有效的运营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