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超材”指包裹尺寸或重量超过物流渠道尾程派送限制,平台会按异常件退回或要求卖家承担差价,订单基本无法原路发出。解决思路分“事前预防”与“事后补救”两步:
一、事前预防
1. 熟读各站点限制
- 台湾店配:长+周长≤150 cm、单件≤2 kg
- 新加坡、马来、印尼等站点限制不同,上架前先在卖家中心-物流设置里把“允许渠道”全部点开,系统会自动提示是否超材。
2. 商品页提前“打预防针”
- 在详情页、聊聊自动回复写明“多单请选宅配/分单下单”,并给出件数参考(如≥3件请宅配或拆单)。
3. 包装标准化
- 用最小化外箱,轻量填充;易组合商品预先设计“单件/多件”两种包装模板,发货前再量一遍尺寸、称重。
4. 开启“拆单”功能
- 后台-订单管理里勾选“拆单(Split Order)”,把一大单自动拆成多个小包裹,系统会分别生成运单,避免整单超材。
二、事后补救
1. 包裹尚未到仓
- 立即联系买家,让对方在App里“申请取消-理由选多拍/改配送方式”,卖家无责;随后引导买家拆单重下或改用宅配。
2. 包裹已到仓被拦截
- 仓库会按“异常件”到付退回,卖家签收后重新分包再发;若拒收会被拉入黑名单,后续异常件直接销毁。
3. 差价/运费处理
- 波兰、新加坡站点:平台可能自动改走可承运的大件渠道,尾程差价由卖家承担,可在订单详情查看新运费。
- 其他站点:无合适渠道则一律退回,卖家承担退回运费;如需买家补差价,先通过“聊聊”征得同意,再改价或让买家补拍运费链接。
4. 长期策略
- 对高频超材SKU,直接下架或改为“宅配专属”链接;
- 与多家物流商签大件协议,后台另开“大件渠道”并设定更高运费模板;
- 用ERP/插件设置“订单自动检测”,一旦件数/重量超标即弹窗提醒拆单或升级渠道。
一句话总结:先靠“准确测量+提前拆单+页面上提醒”把大部分超材挡在发货前;万一发生,第一时间让买家取消重下或改宅配,已进仓就坐等到付退回,重新分包再发,切忌拒收退货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