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ee 平台对商品图片“是否必须翻译”没有一刀切,但分两种场景:
图片里的文字属于“商品本身”
如包装印刷、吊牌、产品刻字等,不强制翻译,也不会被判违规 。
图片里后加的营销/说明文字(促销语、功能卖点、使用步骤等)
平台并未写入“强制翻译”条款,但官方《跨境卖家政策指引手册》规定:
“商品描述中若>50% 词汇使用非当地官方语言,商品会被删除并罚分”。
虽然这条目前只针对“标题与描述”,但主图/辅图如果出现大量非当地语言,同样可能被系统或人工审核视作“信息不符”而下架;尤其是越南、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小语种站点,买家投诉或转化率过低时,审核会优先检查图片语言。
因此运营层面结论:
台湾站:实物自带中文无妨,后加文字用繁体中文即可。
新加坡/马来西亚:可用中文,但建议同时加英文,提高点击。
其余站点:后加文字最好全部翻译成目标市场语言(英文/泰语/印尼语/越南语/葡语),否则虽“不立即违规”,却容易被系统判定“低质量图片”或遭买家举报,长期影响流量和转化 。
实用建议
1. 主图尽量“零文字”,只放合规品牌 Logo;卖点放辅图,并做本地化翻译。
2. 用 ERP(妙手、店小秘等)OCR+AI 一键批量翻译,成本低且保持原排版 。
3. 翻译后人工校对,避免机翻错误导致退货差评。
一句话:Shopee 官方不强制翻译图片,但“不翻译”可能带来下架、扣分、转化率低等隐性风险;除台湾站外,建议把后加文字全部本地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