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先行:
Shopee 选品「必须分开」——不是可选项,而是平台流量机制+用户浏览习惯+店铺权重三维共同决定。同一店铺里把不同人群/场景/价格带混成“大杂烩”,只会造成标签混乱、CTR 下滑、活动报名受限。正确做法是「先分大类→再分价格梯队→再分流量用途」,用卖家中心「店铺分类」功能把选品逻辑显性化,才能拿到搜索权重+首页推荐双流量。
一、为什么一定要“分开”——3个底层原因
搜索权重:Shopee 类目+店铺分类双标签决定流量池,混放=系统无法判别人群,自然流量天花板直接砍半
首页组件:「轮播图」「分类列表」「限时特价」等装修模块只能绑定「店铺分类」,不分组就无法做差异化装修,点击率掉 30%+
活动报名:平台大促(9.9/11.11等)要求「同类目+同价格带」才能报「类目日」或「闪购」,混铺会导致无法达标
二、实战「3 级分法」——官方后台就能操作
| 层级 | 分法 | 示例 | 后台操作 |
|----|------|------|----------|
| ① 一级分群 | 人群/场景 | 母婴│女装│3C 配件 | 卖家中心-店铺-店铺分类-添加主分类 |
| ② 二级分带 | 价格梯队 | 引流款│利润款│形象款 | 同上用「子分类」拖放即可 |
| ③ 三级分流 | 流量用途 | 新品│限时特价│爆款专区 | 装修组件→绑定对应子分类,首页一键展示 |
技巧:主分类≤8 个,子分类≤15 个,顺序可拖拽,手机端只显示前 6 个,把当季爆款类放第 1-2 位。
三、分完之后的「流量打法」
首页轮播图:一图绑定一个「子分类」,引流款放首屏,CTR 提升 60%
活动期:创建「Inactive Categories」-限时特价,预热期隐藏,开卖前 1 小时一键「Active」瞬时出现,避免日常价格暴露
数据复盘:每月用「商业洞察-分类浏览量」导出,CTR<5% 或转化率<3% 的整组下架或换品,保证店铺权重持续正向。
四、常见误区
❌ 错放类目:把「手机支架」放到「女装」想蹭流量——系统直接降权,浏览量腰斩
❌ 分类名模糊:用「Hot Sale」「Other」——买家看不懂,跳失率+15%
❌ 永不更新:一季做完不再动——分类数据不迭代,权重逐月下滑
一句话总结
Shopee 选品必须「分开」:用后台「店铺分类」做 3 级分组(人群→价格→流量),才能拿到搜索标签+装修组件+活动报名 3 重流量;分组后每月按数据迭代,店铺权重才会持续正向,2025 旺季新店也能 15 天拉出日销 50+。
